一则自曝22亿财务造假的新闻一出,瑞幸神话破灭了。做空背后,“浑水公司”这个名字再一次出现在大家面前。
浑水全名为浑水调研公司(Muddy )(以下简称浑水),成立于2010年,是一家注册在美国的研究公司,素有“中概股杀手”、“打假专业户”之称,你也可以简单地理解为资本市场“行走的315”。
浑水为什么叫“浑水”?公司是怎么诞生的?靠什么赚钱?作为一家美国公司,为什么专盯中概股?除了瑞幸,还有多少家中国企业惨遭浑水毒手?
本篇充电栏目,为大家深挖神秘浑水背后的故事,看看它是什么来头?
一战成名,一发不可收拾
在讲浑水之前,我们先来搞清楚“做空”的概念。在常规印象中,炒股指的是“低买高卖”,即你看好一只股票,低价买下它,等涨价以后再卖掉,从中赚钱。
但还有一个与之相反的操作叫“做空”。就是你提前预测一只股票不怎么样,从券商手里“借”一些它的股票过来,趁价格高的时候卖出。然后等股票大跌以后,再低价赎回来“还”给券商,把这个过程缕一下,相当于一通儿“先高卖再低买”操作以后,同样能赚到钱。
做空机构就是干这事儿的。他们只要盯上一家公司,就会有手段有预谋的,把这家公司的名声搞臭、股票搞垮,垮得越严重,他们就越赚钱。
其实,在美国等国外资本市场,类似这样的匿名机构数不胜数。但浑水之所在如此出名,让国内上市公司闻风丧胆,是因为它长期“深耕”中概股。
据创业邦不完全统计,浑水成立至今不到10年,做空的中概股公司有17家之多。除了最近“霸屏”的瑞幸,轰动比较大的还有新东方、分众传媒、辉山乳业、安踏体育、网秦等。
浑水的创始人名叫卡森·布洛克( Block),他的父亲比尔·布洛克是一名华尔街投资人,父亲告诉布洛克,研究中国企业可以赚大钱。2005年,布洛克来到中国上海淘金,在一家律所就职,15个月以后创办了一家名叫BOX LOVE的仓储公司。
虽然大学时修过中文会讲普通话,但毕竟对中国市场不了解,缺乏与客户打交道的经验,布洛克的经商并不顺利,苦苦支撑之下,公司亏了不少钱,甚至有四次到了关张的边缘。
他还专门写了一本书《Doing in China FOR 》(在中国做生意之傻瓜指南),来亲述在中国经商要避开哪些坑。
阴谋论一点说,浑水后期死盯中概股,或许就与布洛克的这段经历有关。
2010年初,决定布洛克命运扭转的时刻到来了。研究在中国的小型股转赴美国市场的父亲,向布洛克寻求帮助——去河北保定帮忙调查一下刚上市没多久的东方纸业公司。
这一查不要紧,布洛克吃了一惊。他发现,公司大门早已废弃、仓库宿舍陈旧,内里工人无所事事,库存内也只是一堆废纸,与财报描述相差甚远。
布洛克当时就萌生了两个想法:一、成立一家做空机构;二、做空东方纸业。
他组建了一支10人调查小队,分别包括会计、法律、财务和制造业背景的人员,并聘请4家律所作为外部顾问,从而形成了对东方纸业造成毁灭性打击的39页的报告。
2010年6月28日,首份报告称,东方纸业将2008年的营收夸大了27倍,将2009年的营收夸大了40倍,公司市值至少被高估了10倍。
浑水指东方纸业虚增并挪用资金,存在严重欺诈行为。东方纸业股价应声在48小时内大跌55%。
而资料显示,浑水就是在当天成立的。“浑水”正是取的“浑水摸鱼”之意——先把水搅浑,然后再摸鱼。
浑水首战告捷。而对于布洛克来说,在发布第一份报告前,他已经提前买入了价值4000美元的看跌期权,这笔交易让浑水赚到了6000美元左右的利润。
寻找“问题公司”,卖出该公司股票,建立仓位,然后发布做空报告,在公司的股价下跌中获得盈利。浑水找到了套路,将矛头指向更多的中国上市公司。
包括:大连绿诺干脆(在浑水报告发布之后仅23天就被纳斯达克摘牌)、嘉汉林业(在浑水报告发布当天股价狂泻64%)、分众传媒(股价一度暴跌40%)、网秦(股价1小时遭腰斩)、中国高速频道(退市前股价累计跌幅已超90%)、多元环球水务(4个月后被纽交所摘牌)、辉山乳业(300多亿港元市值不到1个小时内灰飞烟灭)……
多次出手背后,人们好奇,浑水是如何获取信息的?我们结合财新周刊曾发表的文章《浑水如何调查公司》,来做进一步分析。
“挖坟式”取证、蹲点调查…无所不用其极
浑水做空瞄准的对象,绝不是随随便便碰出来的。如果一家公司的故事好得难以置信,比如一些利润率、增长率比同行高出很多,那么可能要小心了。浑水有可能会盯上你。
纵观浑水沽空的股票,总体分为三类:第一类是类似安然的庞氏骗局公司,如嘉汉林业;
第二类是有一定经营实体但恶意造假的公司,如东方纸业、绿诺环保及中国高速频道;
第三类是投资行为和财务报表存在一定疑问和疏漏或者盈利模式、财税制度存在被误读的正常经营的公司。
在实际操作中,浑水不光查看财报以及行业研究报告、媒体报道里的蛛丝马迹,甚至对中国企业的各种特殊变动都十分敏感。
比如,当初做空绿诺,就是因为发现该公司频繁更换审计师、首席财务官辞职等;做空展讯,则是因为该公司首席财务官两度辞职、审计委员会成员辞职、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等。
基本目标定好以后,接下来浑水就要放大招了,在调查和取证工作上,浑水可以说是“无所不用其极”。
造假不难,难的是把造假的谎言编得天衣无缝。天衣无缝一是逻辑难度高,二是成本高,包括时间和金钱成本,所以造假的企业只会掩盖那些最明显的、公司重要发展节点上的漏洞。
浑水对资料的挖掘付出了超常的耐心和精力。有些资料时间跨度常常很大。
比如在调查分众传媒时,浑水整整查阅了2005-2011年这六年时间的并购重组事件,层层挖掘出了分众传媒收购案中涉及的众多高层的关系图,为揭开分众传媒收购案例内幕提供了重要线索。
除了对公司本身的彻查。浑水把与这个公司相关的一切,都列入调查对象。包括上游的供应商、下游的客户、竞争对手。
在调查东方纸业的时候,浑水将它和几家竞争对手比较发现,东方纸业只能算一个作坊。
在调查绿诺国际和中国高速频道时,发现竞争对手竟然都不知道它们的存在。
如果遇到自己不懂的东西,浑水还会拉来行业专家。比如在调查嘉汉林业时请教税务专家、调查东方纸业时请教机械专家、调查分众传媒时请教传媒专家、调查绿诺国际时请教脱硫技术专家、调查多元环球水务时请教过制造业专家⋯⋯
必要时,浑水还会邀请行业专家分析目标公司,并雇佣前美国中央情报局、前国安局的特工进行二次核查,以确保万无一失。
耳听为虚,眼见为实。浑水一定也不放过使用最朴素原始的手段亲临现场,“下基层”蹲点调研。
浑水先去公司与高层访谈,但高层不可避免有说谎话的可能,那么浑水就与工人、工厂周边居民交流情况。为了了解公司真实运营情况,他们甚至偷偷在厂区外观察进出厂区的车辆运载情况,拍照取证。
比如在调查东方纸业时,浑水就是因为发现工厂破烂不堪,与公司发布的信息出入太大,才起了疑心。
再以做空辉山为例,浑水调查员用长达数月的时间,拜访了35家农场、5个生产基地,甚至还发动了无人机来观察辉山的地址。
对于分众传媒,浑水偷偷派人来中国北上广深这类一线城市,住了十天半个月,仔仔细细把广告牌数个遍,统计结果才1万多个,从而推断全国的数量远没有达到年报披露的7万多。
这次的做空瑞幸,浑水重要手段也是蹲门店,拍视频看真实客流。匿名报告作者声称“动用92个全职和1418个兼职调查员,收集近2.6万张小票 ,进行了1.1万小时的门店录像,并且收集了大量内部微信聊天记录。”从而得出瑞幸在2019年第三季度每个商店每天的商品销售数量至少夸大69%,在2019年第四季度夸大88%等结论。